近日,隨著空調上市公司三季報的紛紛出爐,一連串下跌的數字,給本就不好過的家電行業,又平添幾許寒意。家電業已進入寒冬,行業即將面臨著重新洗牌。
大盤下滑,行業面臨重新洗牌
2015年,可謂是空調行業最近五年來發展史上最為艱難的一年,內外銷均面臨著重重壓力。整體經濟大環境低迷,GDP增速低位運行;房地產行業回暖跡象不明顯;2015年的夏天多地連續遭受陰雨天氣的洗禮……種種不利因素終究導致今年的空調行業注定火不起來。雖然今年的1-4月份,家用空調的內銷出貨在“價格戰”的影響下保持了同比增長,但增長的幅度有限。根據監測的數據顯示,2015年1-4月份家用空調內銷出貨2409.87萬臺,同比僅增3.5%。前期的政策嚴重透支消費,從2015年5月份開始,家用空調行業低迷的形勢日益顯現。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5-9月份家用空調一直呈現出產銷齊降的局面。
在行業整體出貨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各空調企業上市公司3季度的業績也非常“難看”。2015年1-9月份累計營業額,以空調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絕大多數都遭遇了營業額的同比下滑。一線品牌中,除美的累計營業額同比微增2.23%外,格力和海爾分別下滑17.16%和11.14%。與營業額表現不同的是,1-9月份累計的凈利潤,除海爾同比下滑18.62%外,其他兩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大盤下滑的大趨勢下,各家企業的增速也都在放緩。2015年三季度7-9月份營業收入,一線品牌中,格力下滑幅度最大,為22.52%;其次是海爾,為11.79%;美的下滑9.10%。
與一線品牌相比,二線品牌的下滑的幅度更大,海信科龍、志高和TCL1-9月份累計凈利潤同比下滑分別達35.39%、44.31%和50.0%。2015年以來,海信科龍的表現一直不太好,根據產業在線的監測,2015年1-9月份海信和科龍兩個品牌總銷量同比下滑12.5%,而9月份的銷售出貨同比下滑甚至高達45.5%。查閱海信科龍2015半年報和一季報也發現,雖然盈利能力一直在下滑,但該公司前兩個季度的歸屬凈利潤分別是2.24億元和5.05億元,同比下滑幅度也并不大。因此,第三季度的虧損直接拖累海信科龍。
與海信科龍不同,志高本年度呈現出“先抑后揚”的態勢。查閱志高2015年上半年的業績發現,該公司上半年的利潤還處于虧損0.29億元的狀態,利潤和和營業收入均為負增長,三季度扭虧為盈,累計凈利潤為0.77億元,雖然較去年同期仍為負增長,但卻呈現出利好的趨勢。
對比其他幾家品牌,春蘭的規模顯然無法與之相較,因而在行業即將重新洗牌的大環境下,也顯得更為艱難。春蘭今年1-9月份累計營業額同比下滑幅度52.23%,凈利潤僅為0.01億元,同比下滑213.33%。
2015年3季度部分上市空調企業業績如下表所示:
(關鍵字:空調 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