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白電市場難逃衰退夢魘。從最近一周相繼出爐的白電企業半年報來看,青島海爾、格力電器的營收都創下兩位數的跌幅,看來無論是一線還是二三線品牌,空調行業正在經歷著由價格戰、低迷市場等帶來的陣痛。然而,美的卻實現了營收和的增長。
不同的戰略實施導致業績差異
對于財報表現不理想,海爾、格力方面均表示主要是受到宏觀經濟不景氣、刺激政策退出等因素的影響。
家電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格力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積累了巨大的基數,在整個行業低迷的情況下很難實現大的增長,此外空調在格力營收占比接近80%,而空調是今年所有家電產品中下滑最大的產品,自然會導致整個營收出現大幅下降。在市場出現銷售的負增長之下,格力今年仍然實施激進的生產計劃,導致庫存加大,而三次空調價格戰,對其營收及盈利能力也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
海爾由于管理模式的變革,將公司切割成若干小微企業運營,小微企業自負盈虧,利潤為王,在營收下降的同時,利潤出現了提升也較為正常。美的逆市增長,則得益于2011~2012年這兩年戰略轉型陣痛的調整,讓其在產品結構、成本控制等方面占據優勢。
三巨頭發力智能化生產
在整個行業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美的、格力、海爾三大白電巨頭齊齊瞄準智能化制造,對抗下行壓力。今年8月美的與日本安川電機簽署設立合資公司的協議,合資設立工業機器人及服務機器人合資公司,以“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提升美的智能制造水平。海爾則建成沈陽、鄭州、佛山、青島四大互聯網工廠,完成5大產業鏈28個工廠的智能化改造。而格力將加大自動化設備研究制造布局,主要開發工業機器人及高檔數控機床。
家電業資深人士認為,幾大白電企業都在積極布局機器人生產,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產品出現在三大巨頭的產品線中。
空調價格戰或將持續到明年
空調價格戰成為白電年中報告“高頻詞”,自去年9月以來空調行業掀起三次大的價格戰并沒有達到消除庫存的目的。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副主任蔡瑩指出,價格戰并沒有改變需求不足的現象,而整個空調行業2015年都在為發起價格戰做準備,對行業影響非常消極的。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冷年空調市場銷量同比下降5.4%,銷售額同比下降10.50%。來自中怡康統計數據也顯示,截至2015年6月,空調業累計零售量同比下滑4.68%,累計零售額同比下滑9.03%。
劉步塵預測,空調銷售已進入下一輪“小年期”,即連續多年高速增長之后,購買力已經充分釋放,短期內很難培育出新的購買力。2016年,空調市場同樣不容樂觀,仍然會是銷售“小年”。
(關鍵字:白電 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