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時期,本鋼板材冷軋總廠三冷鍍鋅線正有序組織生產2.5mm厚熱鍍鋅雙相鋼系列產品。“這些產品是發揮本鋼裝備優勢,運用獨特成分和工藝設計生產的。目前,本鋼已實現450~980MPa全系列鍍鋅雙相鋼產品開發,獲得多項專利,成為少數具備高級別鍍鋅雙相鋼2.5mm厚產品批量穩定供貨能力的企業。”現場的本鋼板材研發院研發人員自豪地說。
一直以來,汽車輕量化作為有效的減碳措施備受關注。本鋼堅持低碳綠色發展理念,瞄準汽車行業關注的“采用冷成型先進高強鋼為零件減薄,實現車身減重”輕量化領域,提前布局研發生產具有高耐蝕性的先進高強鋼鍍鋅產品。
在實際工作中,本鋼板材研發院汽車板團隊依托“先進汽車用鋼開發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平臺,從2016年起進行“低成本、高品質熱鍍鋅高強雙相鋼系列化產品”課題研究。同時,借助多年累積的汽車板生產經驗及裝備優勢,研制開發了具有自身產線特色的低成本熱鍍鋅雙相鋼系列化產品,并對全流程生產技術進行設計,形成基于工藝優化的低成本汽車用熱鍍鋅雙相鋼系列化產品研發及經濟生產技術集成。
“熱鍍鋅雙相鋼系列化產品采用原創設計,不僅實現了450~980MPa不同強度級別鍍鋅雙相鋼的開發,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噸鋼成本,提高了材料穩定性和擴孔性能,目前已形成基于預氧化工藝的2.5mm厚熱鍍鋅穩定生產核心技術。”本鋼板材研發院博士劉宏亮介紹說。
該課題得到國家和行業的大力支持,目前產品涉及DP450+Z、DP500+Z、DP590+Z等5個級別,已批量穩定供應國內外車企主機廠,材料出口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其低成本的設計有利于車身用熱鍍鋅雙相鋼的推廣應用,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悉,2020年12月30日,中國金屬學會組織專家對該課題進行科技成果評價,評價委員會一致認為該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科技成果在技術實施和研發過程中共申請專利16項,完成企業執行標準4項,發表科技論文19篇。同時,在不久前,基于該課題研究,由本鋼牽頭,聯合東北大學、通用汽車和一汽集團等聯合申報的“高品質經濟型Nb微合金化汽車鍍鋅雙相鋼系列開發”項目,獲得中信鈮鋼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關鍵字:本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