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數據顯示:7月鋼鐵PMI指數為44.5%,比6月回落4.7%。主要分項指標中,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明顯,產成品庫存指數上升較多。其中新訂單指數為33.3%,較上月大幅回落13%,為2008年12月份以來最低點。下游訂單指數下降,庫存指數上升,反映出國內鋼市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市場需求依然低迷。
而日前公布的中國官方PMI指數為50.1%,比上月微降0.1個百分點,略高于臨界點。同日,匯豐公布7月份PMI終值升至49.3%,比上個月高出1.1咯百分點,仍低于分界線以下。官方與民間PMI數據再次打架,顯得中國的經濟走勢更加凸顯不確定性。且PMI指數均顯示制造業仍顯疲軟,鋼市下游需求釋放有限。
從其他鋼鐵行業下游用鋼產業來看,用鋼終端產業不景氣,2012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610億元,增速比1-5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1-6月份,船舶新增訂單1074萬噸(載重,同比下降50.3%,手持訂單12587萬噸,較2011年底下降16%;上半年鐵路投資完成1777.5億元,同比下降36.1%,降幅連續5個月下降。而且8月份是高溫、陰雨天氣高發期,宏觀調控繼續加大馬力,終端需求仍面臨超強萎縮風險。
最近看到新聞稱,鋼鐵行業虧損,是因為房子建少了,因為建房子需要大量的鋼材,而今年對樓市的調控,讓房地產低迷需求,投資開發減少,如此鋼鐵行業才遭遇嚴重的利潤虧損。作為“鋼鐵第一生產大國”,遭此尷尬,是因為找不到自己為何如此虧損的理由了么?只是可憐了房地產,躺著也中槍了。近年來,鋼鐵行業逐漸走弱,下游需求疲軟,這確實與中國房地產業遭遇調控有關,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更多的是不合理的經營模式、急需調整的產業結構、分散的企業力量,還有放緩的經濟,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鋼鐵第一大國當下的尷尬。而無秩序的競爭則讓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進而造成了生產的虧損。
眼下,7月份鋼鐵行業產成品庫存指數為62.5%,較上月上升9.9%,為最近8個月以來的高點,鋼廠庫存明顯上升。而鋼鐵PMI指數的回落,再次宣告下游需求的疲軟,如此,在需求不足,庫存高企的情況下,鋼市前景或仍顯黯淡。
雖然有“以產頂進”救市政策出臺,用使用指定的國內鋼鐵企業生產的鋼材,替代國外進口鋼材產品,表明上看起來似乎可以刺激一些需求。但如今鋼鐵行業整體低迷,對鋼材需求不足,即使有政策扶持,也難產生好效果。
隨著外礦價格走低,鋼鐵產品成本支撐力度也有所減弱,加上眾鋼廠紛紛下調八月份出廠價格,而下游需求又難見起色,八月份鋼市或仍將面臨弱勢調整。